甲午海战后 当时亚洲最庞大的军舰“镇远舰”去哪了?真相令人唏嘘不已
本文作者桂强,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。
甲午中日海战后,中国北洋海军全军覆灭,残存的军舰被日本当作战利品掳走,编入了日本海军,成为中国海军史上难以消除的耻辱。镇远舰于1882年建成于德国造船厂,是清朝北洋海军头等主力战舰,为“定远”级铁甲战列舰两艘之一。该舰设计时集中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铁甲舰技术,为当时世界上一等铁甲舰,正常排水量7144吨,主炮为4门德国克虏伯305毫米的后膛炮。
镇远舰
1894年,中日甲午海战爆发,在大东沟海战中虽然“定远”、“镇远”等舰拼死作战,但仍未改变装备上的劣势。大东沟海战之后,日军兵锋逼近北洋海军的基地旅顺港,由于旅顺港海口狭窄,属于绝地,北洋海军被迫提前撤离旅顺。11月14日,当北洋舰队返回威海湾时,“镇远舰”不幸触礁,造成水下多处严重损伤,无力进行远洋作战。直至甲午战败,“镇远”也只能勉强在威海湾内作战。1895年2月14日,北洋海军与日军签订《威海降约》,“镇远”舰与当时港内残存的其余中国战舰一起成为了日本的战利品。
旅顺船坞中修理中的镇远舰
1895年3月16日“镇远”舰编入了日本海军,仍使用原舰名。鉴于“镇远”损伤严重,3月26日被日本海军拖到旅顺港内的船坞进行修理。7月4日修理完的“镇远”舰抵达日本,当时日本社会处于一片欢喜之中。11月25日,日本联合舰队举行海上阅兵式,明治天皇亲自到场检阅,经过改装的“镇远”竟是作为日本天皇的座舰出现。
联合舰队军演中的镇远舰
1911年4月1日,由于舰龄过老,正式从日本海军中除籍。4月6日作为废铁被拆解出售,所得费用用来修建海军学校的大礼堂,部分零件如炮弹、船锚等被搬到东京上野公园内展出,作为日本甲午战争胜利的见证。1945年抗战胜利后,国民政府同日本政府几经交涉,终于索回“镇远”号的部分遗物,于1947年5月18日从日本起船装运回国,现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鬼魂新娘莫甘娜多少钱 LOL鬼魂新娘莫甘娜多少钱
国青男篮世界杯热身赛15胜6负,6月28日正赛首战加拿大